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欢迎你
微信图片_20241008163723.jpg
通知公告:
近期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 智能制造
中国工程院召开“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
时间: 2018/05/02

      2018年4月27日,“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俞建勇、周翔、蒋士成,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巡视员王元晶,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曹学军,以及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中国印染协会、相关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领导及10多家媒体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孙晋良院士主持。

  

       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出台,推动了传统产业加快“两化融合”改造提升,促进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十九大报告同时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新动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坚持不懈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实体经济。
  众所周知,纺织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巨大。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89万亿,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5.9%,纺织制造总规模占全球50%以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演进,改变生产要素结构的新趋势下,我国纺织产业亟需加快向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转型升级,进一步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迈向全球同类产业价值链中高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巡视员王元晶
 
  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巡视员王元晶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工程院十分重视我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推进我国纺织产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互联网”等,提质增效,加快走向生态、绿色、低碳、高端,实现大而强,中国工程院发挥高端智库作用,于2016年设立并启动实施“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研究项目,对未来5-10年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智能制造进行战略布局谋划。通过两年多的工作,目前该咨询研究项目已完成研究工作,形成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王元晶表示,咨询研究的目的在于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取得实效。召开成果发布会,旨在搭建平台,交流咨询研究成果,为未来5-10年我国纺织产业对接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推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营商环境等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她同时希望通过成果汇报交流,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对工程院的咨询研究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
 
  会上,孙晋良院士作“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工作报告,介绍了项目背景及有关工作情况。
  该重点咨询研究项目课题组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名院士领衔咨询研究工作。
  项目依托东华大学具体实施,由东华大学相关领域教授担任纺织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及标准、智能纺织装备、化纤智能制造、纺织加工智能化、染整加工智能化、服装设计与加工智能化、纺织服务制造及网络协同制造、智能纺织材料等8个专题组负责人;
  项目还汇聚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上海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国昆仑工程公司等高校、研究院所43位专家、教授等参与咨询研究。
  总体构成本领域和跨领域工程院院士领衔,教授骨干具体组织实施,行业联合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参加的咨询研究组织结构。
  两年多来,课题组查阅了300多篇文献资料;由课题组院士带领,深入山东、福建、浙江、新疆等纺织智能制造先行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和座谈咨询;
  2016年11月项目综合组形成中期报告,并提交第242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进行了讨论;
  2017年12月形成《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讨论稿);
  2018年3月形成最终项目研究报告。最终的项目研究报告共9章,详细全面阐述了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将对我国纺织产业的精益制造高、效制造、柔性制造、服务制造、绿色制造起到支撑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
 
  俞建勇院士在会上作“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报告。他从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发展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路径、发展效应、重点专项建议、政策措施建议等八个方面全面汇报了项目研究成果。
  首先,他全面梳理了我国纺织产业的优势及新挑战和新机遇,比较了国内外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状况。我国纺织产业拥有体系完整、基础厚实、全球影响力大、行业科技持续进步、电商与品牌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等优势。但在新工业革命和发达国家加强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及“再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纺织产业面临低成本制造优势逐步丧失、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与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不匹配、智能化升级起点低且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网络服务安全和协同信用机制不健全不利于智能化转型等诸多挑战,也面临互联网和大数据为纺织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奠定基础、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相互渗透为纺织产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新模式、工业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为纺织产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硬件支撑等发展新机遇。
  目前,我国纺织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已经启动,并且在共性技术、智能制造车间示范、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和工艺、纺织服务制造及网络协同制造、智能纺织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尚存在纺织装备和数据缺乏互联互通,纺织制造数据采集、信息融合、智能执行、智能运营能力不足,纺织制造与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缓慢,纺织智能制造关键部件、基础件和电子元器件大多依靠引进等问题。而制约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数量众多纺织企业的传统工业思维、纺织科技人才队伍和科技资源力量薄弱、纺织智能制造研发投入不足、纺织智能制造软硬件基础能力弱、跨领域协同不够等。
  二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纺织产业的影响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智能制造对纺织产业新发展的重要性。未来5-10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和收入增长、劳动力成本上升、城镇化持续发展、高端制造战略实施、生态绿色发展持续、互联网经济发展,将促使纺织产业进一步提升市场响应度和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就业、进一步加快走向中高端、进一步节能减排减量、加快发展新模式和智能纺织产品。总体上,加快发展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将推动我国纺织产业革命性变革,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向中高端提供保证;将推动纺织产业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拉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将有助于我国纺织产业在世界纺织科技新一轮变革和产业格局变化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三是在对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基本范式。课题组在分析纺织产业制造特征,以及调研分析纺织产业领域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装备与标准和共性技术、智能纺织材料制造等10多个实例的基础上,提出涵盖纺织产业智能制造的三大技术领域,即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纺织装备及共性技术与标准、智能纺织材料。并根据智能制造三个基本范式: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提出了纺织产业领域智能制造基本范式,即基于HCPS的纺织产业智能制造体系,以及基于工业大数据的纺织产业数字化管控体系。
  四是提出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技术整体协同发展思路。一要加快纺织产业领域自动化补缺和数字化升级;二要跨行业发展智能传感、物联标识、信息网络安全等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标准和共性技术,以及纺织智能装备、纺织工业物联网、纺织大数据平台和纺织制造云平台等基础支撑技术;三要围绕纺织产业链,加强生产系统集成,装备、网络和平台互联互通与信息融合,制造执行和运营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纺织智能车间(工厂)技术、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技术、网络协同纺织制造技术、纺织装备远程运维技术等,加快形成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新模式;四要加强发展智能纺织材料技术。
  五是以需求分析为依据,提出了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战略定位:未来5-10年以纺织智能制造新模式、纺织智能装备和纺织智能制造标准及共性技术、智能纺织材料等为重点,构建纺织产业智能制造体系,整体提升我国纺织产业领域智能制造技术水平,达到同期国际先进。以智能制造引领我国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制造向创造、速度向质量、产品向品牌转变,在国内传统产业中率先走向高端。战略目标:加强发展新一代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基础和支撑技术,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纺织产业智能制造使能工具和工业软件;加快发展新一代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新模式相关技术,形成一批主要技术由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智能车间(工厂),大幅度减少一线生产用工,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纺织服装产品柔性化、个性化、高品质制造,逐步推进纺织装备远程运维;加快发展具有视听、形状记忆、智能发光变色、温湿度自适应调节等功能的可穿戴智能纺织材料,以及电子信息智能纺织材料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纺织材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系统布局纺织产业智能制造物联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形成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平台体系;加强纺织产业智能制造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跨领域、跨学科、多层次的纺织产业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人才体系。总体上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技术水平在2020年追赶国际先进的基础上,2025年达到国际先进。
  六是提出了纺织产业智能制造三大领域8个方向重点发展任务及相关的总体发展路径和各方向发展路径。纺织智能制造标准及共性技术方向重点任务:纺织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结构、纺织智能装备(各门类)集成与互联互通标准、纺织智能制造工厂通用技术标准与参考模型、纺织大数据服务与工业互联网架构共性标准、纺织工业物联网平台及仓储与物流、纺织智能制造CPS(信息物理系统)技术、纺织智能制造技术规范和标准;智能纺织装备技术方向重点任务:纺织智能传感器与控制单元、智能检测与分析器件、纺织机器人、纺织智能车间(工厂)成套装备、纺织装备制造智能化;化学纤维智能制造车间(工厂)技术方向重点任务:化纤生产智能化装备与系统集成、化学纤维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执行控制、化纤企业网络化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纺织加工智能车间(工厂)技术方向重点任务:智能化纺纱车间(工厂)、智能化机织车间(工厂)、智能化针织车间(工厂)、智能化非织造车间(工厂);染整加工智能车间(工厂)技术方向重点任务:印染产品性能快速检测方法、纺织品印染加工工艺数字化虚拟模型、印染工作液浓度在线精确监测及控制技术、印染设备接口与协议标准、生产计划自动排程技术;服装设计与加工智能化技术方向重点任务:服装产品流行趋势智能化预测、服装智能化设计、智能化服装3D打印技术、成衣智能化生产加工;纺织服务制造及网络协同制造方向重点任务:纺织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技术、网络协同纺织制造技术、纺织装备远程运维及工艺优化服务技术;智能纺织材料技术方向重点任务:智能调温纺织材料、智能形状记忆纺织材料、智能变色纺织材料、电子信息智能纺织材料。
  研究报告按2020年,2025年两个时间段描绘了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技术总体发展路径,以及各方向技术发展路径。
  七是凝练各方向重点任务。按照共性技术有重大突破、产业应用有效益,有效支撑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升级的要求,提出重点专项建议。在必要性论证、目标任务聚焦,技术路径和推进计划拟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PS的纺织智能生产技术、新一代纺织服装产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技术、智能纺织装备及纺织加工智能化技术、服装绿色智慧制造生态系统、柔性智能可穿戴纺织技术、纺织产业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支撑平台等六个重大专项建议。
  八是提出了保障战略目标实现的政策措施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项目组聚焦为实现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战略目标提供保障,提出了加强纺织领域制造系统智能化改造升级顶层设计、布局建设国家纺织产业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建立以工业大数据驱动的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层面增设各类加快发展纺织产业智能制造的重大专项、出台政策措施加强纺织产业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多方筹资促进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政策措施建议。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项目相关方代表们纷纷发言,交流心得,并为今后的工作发展倡言建议。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电话:010-85229421 传真:010-8522942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1879号    京ICP备12033442号-2